医院动态 Nao Kang dynamics

自闭症的症状 Q: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A: 自闭症,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持续终身的神经发育……【详情】

上海九龙医院

当前位置: > 医院动态 >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

日期:09-02

 自闭症孩子的表现症状都有哪些?——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为您解答

Q1:什么是自闭症?它会影响孩子的哪些方面?

A1: 自闭症,医学上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在儿童早期出现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主要影响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语言发展、行为模式和感知觉处理

自闭症不是一种心理疾病,也不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它是一种大脑功能发育异常,导致孩子在理解世界、与人互动和表达自我方面存在独特的方式。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是独特的,症状轻重不一,因此被称为“谱系”障碍。

Q2:自闭症孩子的典型表现症状有哪些?

A2: 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在3岁前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核心领域:

1. 社交互动障碍:

  • 很少或避免眼神对视;
  • 对父母的呼唤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 不会用手指指向感兴趣的物体与人分享(如看到飞机不指);
  • 难以理解他人表情、情绪和社交暗示;
  • 喜欢独自玩耍,对同龄孩子不感兴趣;
  • 缺乏社交性微笑或情感回应。

2. 语言与沟通困难:

  • 语言发育明显延迟,如2岁仍不会说单词,3岁不会说短句;
  • 会说话但语言使用异常,如重复别人的话(鹦鹉学语)、代词混淆(把“你”说成“我”);
  • 语调单调、像机器人,或音调异常高亢;
  • 不会发起或维持对话,话题单一且固执;
  • 非语言沟通差,如很少用手势、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辅助交流。

3. 兴趣狭窄与重复刻板行为:

  • 对某些物品或细节异常着迷(如车轮、风扇、数字、天气);
  • 坚持固定的日常程序,一旦改变就极度焦虑或哭闹;
  • 重复的身体动作,如摇晃身体、拍手、转圈、踮脚走路;
  • 对感官刺激异常敏感或迟钝,如害怕某些声音、抗拒特定质地的衣服、特别喜欢旋转或强光;
  • 玩具玩法刻板,如只排列玩具车而不“开车”。

此外,部分孩子可能伴有:

  •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 焦虑、易怒、情绪爆发;
  • 睡眠障碍;
  • 智力发育迟缓或不均衡(有些孩子在某些领域如记忆、绘画、音乐表现出超常能力)。

Q3:发现孩子有这些表现,家长该怎么办?

A3: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上述多项表现,切勿等待“长大就好了”。应尽早寻求专业评估。3岁前是干预的黄金期,越早干预,大脑可塑性越强,改善效果越显著。

建议前往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精神心理科、发育行为儿科或儿童康复科的专业团队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发育史采集、行为观察、标准化量表测评(如M-CHAT、ADOS等),以明确诊断。

Q4: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在自闭症评估与干预方面有何优势?

A4: 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设有儿童发育行为评估与干预中心,专注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识别、精准诊断与综合干预,具备以下特色:

  • 专业评估团队:由资深儿童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行为分析师组成,采用国际公认的评估工具,确保诊断科学准确。
  • 多维度综合评估:不仅关注行为表现,还评估语言、认知、社交、情绪、感统等多方面能力,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
  • 个体化干预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涵盖行为训练、语言治疗、社交技能、感统训练、家庭指导等在内的个性化干预计划。
  • 家庭全程参与:强调“家庭是干预的第一阵地”,为家长提供系统培训,提升家庭干预能力。
  • 长期随访支持:建立成长档案,定期评估进展,动态调整干预策略,支持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学校的顺利过渡。

Q5:能否分享一些真实的患者案例?

A5: 当然可以。以下是两位在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接受评估与干预的自闭症患儿案例(为保护隐私,已做匿名化处理):

案例一:2岁男孩语言停滞、不理人,早期干预后社交能力提升

小航(化名),2岁4个月,因“不说话、叫名字不应、喜欢看风扇”就诊。家长反映,孩子1岁半时会说“爸爸”“妈妈”,但之后语言停滞,不与人互动,常独自转圈或盯着旋转的物体看。

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团队通过详细访谈和ADOS评估,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随即启动早期干预:

  • 每周进行ABA应用行为分析训练,重点提升共同注意、模仿和听从指令能力;
  • 配合言语治疗,通过游戏和强化物激发语言表达;
  • 开展感统训练,改善对旋转的过度依赖;
  • 家长接受每周一次的家庭指导,学习如何在家创造沟通机会。

经过8个月的持续干预,小航进步显著:能主动叫“妈妈”,会用简单句子表达需求(如“要饼干”),开始对小朋友产生兴趣,能短暂参与集体游戏。家长欣喜地表示:“他开始‘看见’我们了,也愿意和我们玩了。”

案例二:5岁女孩智力正常但社交困难,社交训练助其适应集体

小萌(化名),5岁,幼儿园中班。智力测试正常,识字量远超同龄人,但老师反映她“不合群”:从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邀请她时摇头拒绝;常自言自语,说话内容与情境无关;集体活动时站错位置或突然离开,情绪易激动。

经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评估,确诊为高功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她的主要困难在于社交认知和规则理解

干预方案包括:

  • 参加社交技能小组训练,学习轮流说话、理解表情、处理冲突;
  • 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识别情绪,减少固执思维;
  • 医生与幼儿园老师沟通,提供融合教育建议,如使用视觉提示卡、安排固定座位等;
  • 家长学习如何引导孩子理解“社交潜规则”。

经过一年的定期干预,小萌的社交意愿增强,能主动与一位小朋友结伴玩耍,集体活动中能遵守基本规则,情绪更稳定。家长和老师都观察到她“正在慢慢融入集体”。


结语:

自闭症孩子的世界或许安静,但并非没有回响。他们的行为背后,是独特的感知与表达方式。识别这些表现症状,是帮助他们的第一步。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以专业、科学、温暖的评估与干预体系,为每一位“星星的孩子”提供个性化支持,助力他们突破沟通的壁垒,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温馨提示: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若您发现孩子有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请及时寻求专业机构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帮助自闭症孩子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章链接地址:http://www.che263.com/news/4405.html

上一篇:上海治疗自闭症好的在哪
下一篇:自闭症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版权所有:上海九龙医院精神心理科   备案号: 沪ICP备12009829号-15